智能立体车库分类供应策略就是要在停车分区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个分区的路外公共停车设备、路内公共停车设备、建筑物配建停车设备等各类型停车设备的比例和规模,通过停车设备不同类型的供应来达到调控优化分区土地利用、交通流分布、交通方式结构等目的。在停车设备规划中,应该始终贯彻以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公共停车设备为补充的分类供应原则。针对不同城市以及城市的不同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型停车设备的供应结构比例。
1.路内与路外的平衡性供应策略
路内和路外停车设备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路外停车发展缓慢,路内随意停车现象严重,导致城市停车秩序非常混乱;二是只重视发展路外停车,不加区别地一律限制路内停车。正确策略是采取路内和路外的平衡供应策略,处理好不同类型停车设备供应结构、空间布局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路内和路外停车设备的平衡供应是停车设备利用效率更大化的根本要求。
路内、路外停车设备的发展要根据城市道路条件及交通状况、停车设备建设情况等综合考虑确定,要在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交通秩序良好的前提下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强制缩短路内停车时间将使更多停车者选择路外停车设备。当路外公共停车设备建成投入使用后,应对其周围一定范围内路内停车设备及时进行调整。从城市停车设备总体发展要求来看,路内停车泊位所占的比例应予严格的控制。
2.公共与配建的平衡供应策略
配建停车设备主要面向主体建筑物内部人员使用,使用对象的单一性导致了配建停车位的使用效率明显偏低,特别是在主体建筑物停车高峰以外的其他时段,车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城市公共停车设备供应短缺,而配建停车设备又大都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应鼓励其向社会开放,既可以有效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又有利于提高配建停车位利用率,还可以合理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使现有的停车设备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